“南陈北薛”与“东黄西石”

——古同安四大望族

颜立水


“南陈北薛”与“东黄西石”,是记叙唐代同安(当时为大同场)陈、薛、黄、石四大望族迁徙繁衍历程的俚语。

张翥(宋)“嘉禾风物咏”有“衣冠陈氏族,桃李薛家园”之句,《同安县志》也有“南陈北薛”的记载,说明此称由来已久。

“南陈”指陈邕。颖川始祖陈实派下陈邕(尊父陈忠为一世)为南陈二世,祖籍京兆(陕西)万年县红固乡胄桂里,唐神龙进士,官至太子太傅,是太子李隆基的老师。现在同安县城后炉街有“南院陈太傅祠”是纪念陈邕的祠宇。它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,嘉靖间三郡知府陈健(金门人)重建,清道光年间嘉禾始祖陈夷则三十一世孙陈化成捐俸倡修,现又经修葺并辟为陈化成纪念馆。陈邕(646-740年)因得罪宰相李林甫,于开元二十四年(736年)被谪入闽。先住福州三山,再移莆田枫亭,又徙惠安社稷坛。时元光子陈晌继任漳州刺史,陈邕祖父陈敬与陈晌祖父陈政为同胞兄弟,故陈邕被请移居漳州通津桥头南驿路南山下。邕生四子曰夷则、夷锡、夷行、夷实及女金花。陈邕之女金花姑娘不愧为女中豪杰。夷则居官金紫光禄大夫,夷锡为谏议大夫。兄弟满门朱紫,因筑宅第,宏其园囿,被州府以“僭越”罪名密告京畿,祸发旦夕。金花献策:国朝奉佛,将家宅改为寺庙,可弭谤息祸。陈邕依女之言,舍宅改称为“南山寺”,金花遂削发为尼,终生奉佛,陈家免遭横祸,住宅也称“南院”,故后世有以“南院”为分堂号,其源盖出于此。

陈邕享年九十有五,加谥忠顺王,夷则兄弟奔丧毕,夜梦禾田一禾出二穗(此为厦门原名“嘉禾”之由来)。建忠二年(781年),夷则之子俦(著作郎),举家340余口,迁入嘉禾岛(今厦门岛)建家立业。陈俦卒葬乌石浦内浔山,墓碑镌有“唐著作郎陈俦墓”字样。陈家住宅西北有薛岭,即现在厦门的禾山,岭北为太子侍读薛令之孙薛沙住宅,“乡人遂有南陈北薛之称”(《同安县志》)。

“北薛”就是指薛令之。《同安县志·人物录·文苑》载:“薛令之,字珍君,长溪(今福安市溪潭乡)人,徙嘉禾里。神龙二年进士,闽人以诗赋登第,自令之始。开元中累迁左补阙兼太子侍读,与贺知章并侍东宫。时李林甫不惬于太子,宫僚冷落,令之欲讽明皇,题壁云:‘朝旭上团团,照见先生盘。盘中何所有,苜蓿长阑干。’明皇览不悦,援笔题曰:‘啄木嘴距长,凤凰羽毛短。若嫌松桂寒,任逐桑榆暖。’令之遂谢病徒步归。”引文看出,薛令之是福建第一个以诗赋登进士第的读书人,原为东宫太子李亨的老师,因在东宫壁上借宫苑苜蓿题写发泄教书穷苦生活的讽刺诗,被唐玄宗婉辞。事实上他与陈邕一样,也是受奸相李林甫排挤。薛令之称病返梓,后徙居嘉禾里。李亨即位(即唐肃宗),派人迎请,但他已谢世。为答恩师,肃宗敕名其乡曰“廉乡”,水曰“廉水”,现在廉村尚有保护完好的古文化建筑群而被称为“古文化村”。

薛令之居嘉禾里时,曾建同安东岳行宫。《同安县志》载:“唐薛令之建东岳行宫”。据《长兴州修建东岳行宫记》:“东岳行宫者,泰山主神之别祠也。自唐封禅始,郡县咸有之。”县城之东的东岳行宫,规模宏大,共有三进。主殿供奉东岳仁圣大帝,龛前配祀甘罗、姜尚、范增、石崇、彭祖、颜回“六不足”神像。主殿左侧并列建有檀祠,俗称薛祖厝,以祀薛令之。东岳行宫始建年代当在令之辞官之后至李亨即位之前这段时间,由此也可看出“北薛”入厦门岛的时间当在“南陈”之前。

宋绍熙元年、四年,薛舜俞、舜庸兄弟在四年间皆进土及第,绍定五年舜庸子梦纪又中进土。

明代“理学名宦”林希元作《南京国子博士白泉黄君墓志》云:“黄氏为同著姓。同昔有‘东黄西石,南陈北薛’之称”(见《林次崖先生文集》卷十三);宋代石赓传中也有“东黄西石,并为甲族”的记载。这里的“东黄”指县城之东原长兴里的金柄村。《同安县志·人物录·乡贤》载:“石元,宋时为国子监助教,生六子,皆仕,为甲族。时有长子令黄仲英,家邑东,其后炳,为职方郎中。有东黄西石之号。”

唐垂拱二年,舍宅建泉州开元寺的紫云始祖黄守恭的第四子黄肇纶,开基同安金柄,为同安黄氏开基祖。黄守恭舍宅建寺,因有“紫云盖顶”的祥瑞,故黄氏以“紫云”为堂号,今泉州开元寺尚有“紫云屏”和明何乔远所作《黄居士檀越祠记》,都是纪念黄守恭的文物。黄守恭有子四人,依次为经、纪、纲、纶。黄守恭为让子孙自我发展,“安乐勿绝”,听从匡护大师之言,“于是为公择地四安,分四子胜居焉”。长子黄经居南安之芦溪,次子黄纪住惠安之锦田,三子黄纲居安溪参山岭下,四子黄纶居同安金柄。四人所居之地后来建县均带“安”字,故有“四安”之称。黄守恭分遣四子时,匡护大师捏泥驴四匹,又取铜钹击为四块,分送兄弟四人。黄守恭又撰《认祖诗》以赠:“骏马登程往异方,任从随处立纲常。汝居外境犹吾境,身在他乡即香乡。朝夕勿忘亲命语,晨昏须荐祖前香。苍天有眼长垂祐,伸我儿孙总炽昌。”黄守恭寄语子孙不要依赖祖宗家业,而要依靠自己奋发图强,其诚勉“富贵勿忘故乡”的教子方式在今天也仍有借鉴之意义。

金柄紫云黄氏大宗祠堂有联曰:八姓入闽世守衣冠无双普,四安衍派光承金紫第一家。黄姓为晋时“衣冠南渡”八姓之一,“东黄”源自四安衍派,遂成望族。自唐至宋,有进士21人,举人25人,科举蝉联,尤甲一方。如唐代黄文彦赠封开国公谥忠义,宋代黄万顷官至安抚使,明代陕西参政黄文炳,理学布衣黄文照,清代解元黄维岳等。他们都为古同安的文明史留下了辉煌的篇章。

“西石”是指县城之西高浦,现属厦门杏林区的石姓。根据漳州石姓保存的族谱记载:“同安石姓始祖为石螽扈。石螽扈,字振卿,江南寿州(今安徽寿县)人,年十六以武勇征黄巢有功,授福建部尉。光启二年入闽,分南北二部,公始为南部都尉,因移居于高浦。”二世石琚,号正奄,天成三年进士,授司勋员外郎,卜居泉州大同场西安乡,现在同安县城小西门外社坛尚有“石厝”,即为当时石姓居住地。至宋代,石姓已成著族,科甲簪缨,首屈一指。宋代同安有47名进士,其中石姓有9人。庆历二年石仲甫,皇祐元年石遵、石赓、石仲攸,嘉祐八年石亘,政和五年石倪,重和二年石邻,绍兴三年石宪乾道五年石起宗。石起宗系乾道五年进士第二名,入为尚书,故石氏家庙大门有“宋室尚书府,银同甲第家”楹联。石责于崇宁中隐居文圃山,词藻清节,推重一时,与谢翛、洪文用合祀三贤祠。南宋绍兴二十三年,朱熹任同安县主簿时,曾游文圃山,应石氏之请撰写《鹤浦石家祠堂记》,可见宋代石族之贵盛。“厥后明初,江夏侯奏害,遂至四散”(《西安石氏谱序》)。据说是因石氏抗拒江夏侯拆祖祠筑高浦城而被剿。族人散居浙江台州、广东、晋江、龙溪、潮州以及厦门板尾、同安岳口等地。“西石”自此式微,但它仍是“闽中始有石姓”祖地。

“南陈北薛”、“东黄西石”是古同安包括现在的金门、厦门及龙海市角美文明史的组成部分。这些家族由中原入闽定居同安的时间分别是:“东黄”在唐初,“南陈北薛”在中唐,“西石”在唐末。说明同安(当时为大同场)自唐初至唐末,自东部至西部,经济、人口、教育、科举、文化、宗教已经日臻繁荣。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,也是当时世界上文明、先进的封建大国之一。从这几个偏居江南海隅家族的文明史,也可以看出盛唐时代繁荣昌盛的一角。


[编者按]:文中所据《陈氏族谱》陈邑父子之史事资料记载有疑点,请考阅《同安陈姓源流》篇后之考证。

本文摘录于:政协厦门市同安区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 

编著的《同安文史资料——同安姓氏专辑》



相关信息

“南陈北薛”与“东黄西石”——古同安四大望族

“南陈北薛”与“东黄西石”,是记叙唐代同安(当时为大同场)陈、薛、黄、石四大望族迁徙繁衍历程的俚语。张翥(宋)“嘉禾风物咏”有“衣冠陈氏族,桃李薛家园”之句,《同安县志》也有“南陈北薛”的记载,说明此称由来已久。

从《佛岭叶氏族谱》看同安先民渡台

同安占地缘及行政之先,明后期即有先民移居澎湖,据林嘉书《明清时代同安县向台湾移民史略》一文统计,明万历至永历间即有13姓41宗支入垦澎湖,后再东入台湾,其中无同安叶姓。

闽台陈姓考

陈姓是闽台的第一大姓。两岸陈姓颇有渊源,同祖同根。现就其中两支——阳翟陈、陈井陈的来历做一考证。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