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安柳氏渊源

董黄河  洪树勋


同安柳氏的分布,据1987年人口普查,主要居住在新店镇吕塘村西林、后树自然村,总人数1129人,居全县各姓氏第四十四位。

得姓之源

柳氏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展姓。鲁展禽食采于柳,后因为氏。据《广韵》展禽即柳下惠,春秋时鲁国人,任鲁士师,封邑在柳下,死后谥号惠,故称柳下惠。

唐代柳公绰,字宽,华原(今陕西耀县东南)人,历官吏部尚书,文宗时累官河东节度使。其子柳仲郢,字谕蒙,元和进士,累擢刑部尚书,封河东县男。公绰弟柳公权,字诚悬,元和进士,书法与颜真卿齐名,文宗时进太子少师,累封河东郡公,咸通初以太子太保致仕。柳氏一门三杰,在河东为官或以河东为爵,因此郡望:河东(今山西解县附近)。

播迁同安

宋淳熙年间(1174~1189年),柳氏因避金国统治而南迁入闽,卜居惠安县辋川乡五柳村湖边社,入闽始祖名讳失传。其后裔又徙居泉州南关坝头乡。明永乐元年(1403年)入泉五世祖柳撝谦由泉州迁居同安民安里十都(今新店镇吕塘村西林自然村)。柳摇谦为开基西林一世祖。长子辅,次子弼,均住西林社;三子风鸣,播迁南京;四子思昌,分居后树社。

长房之子柳智,字澄渊。正统十三年(1448年)邓茂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同安,幼童柳智被官军所掳,惨被阉割后送到京师当太监,后任南京针工局和戊字库等内府主事,曾捐款修造西林溪堤岸,造福乡梓。晚年思念在战乱中死去的亲人,特遣人回乡修墓,立有《南监重修柳氏先茔墓表》(俗称“西林太监碑”)。

柳氏昭穆:国贞习瑞,朝任秉惟,世步青云,大振家声,孙支挺秀,功武奋兴,金榜题名,士诚有志,上达玉京。现已衍至声字辈。

本文摘录于:政协厦门市同安区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 

编著的《同安文史资料——同安姓氏专辑》


点赞(0)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相关信息

“南陈北薛”与“东黄西石”——古同安四大望族

“南陈北薛”与“东黄西石”,是记叙唐代同安(当时为大同场)陈、薛、黄、石四大望族迁徙繁衍历程的俚语。张翥(宋)“嘉禾风物咏”有“衣冠陈氏族,桃李薛家园”之句,《同安县志》也有“南陈北薛”的记载,说明此称由来已久。

从《佛岭叶氏族谱》看同安先民渡台

同安占地缘及行政之先,明后期即有先民移居澎湖,据林嘉书《明清时代同安县向台湾移民史略》一文统计,明万历至永历间即有13姓41宗支入垦澎湖,后再东入台湾,其中无同安叶姓。

闽台陈姓考

陈姓是闽台的第一大姓。两岸陈姓颇有渊源,同祖同根。现就其中两支——阳翟陈、陈井陈的来历做一考证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