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安王姓渊源
彭炳华
得姓之源
王姓派别甚多。“京兆、河间之王,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,此姬姓之王,出北海、陈留者,舜之后,此妫姓之王。出汲都者,王子比干后,此子姓之王。出河南者为可频氏所改:出冯翊者为钳耳族;出营州者本高丽;出安东者本阿史布,此皆虏姓之王。”(据《通志》)
王氏也有赐姓、冒姓者。燕王丹之玄孙嘉,王莽时献符命,赐姓王氏(据《汉书·卷八十六》)。隋末王世充本西域(今新疆)胡支氏,冒姓王。五代时王保义,即刘去非,冒姓王。
还有以爵号为王氏。“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,号曰王氏。”(据《姓氏考略》)
王姓郡望最多。《广韵》所载,有二十一望:太原、琅琊、北海、陈留、东海、高平、京兆、天水、东平、新蔡、新野、山阳、中山、章武、东莱、河东、金城、广汉、长沙、堂邑、河南。郡望中以太原、琅琊为最著。
开闽第一
王氏开闽一世祖:长房广武王潮,二房武肃王审邽,三房忠懿王审知。王家三兄弟系周灵王之子姬晋(字子齐)之四十九世孙,是西汉宣帝年间(前73~前49年)山东琅琊王姓开基祖王吉之后裔,唐宪宗时岭南节度使王翃固之四世孙。
唐光启元年(885年),中原战乱,三兄弟奉母由河南光州固始县随王绪南下入闽,王潮、王审知先后任武威军节度使,王审邽任泉州刺史、检校司徒。王潮因有闽岭五州之地,唐昭宗封为“行王”。迄后梁王审知据闽,梁太祖乃封其为“闽王”。
审知治闽28年,轻徭薄赋,保境安民;招贤纳士,兴学育才,辟港通商,泽披八闽。其子王延钧于933年创置同安县。据族谱载,宋太祖赵匡胤非常敬仰闽王王审知的德政,于开宝七年(974年)下诏重修忠懿王祠,御笔亲题“八闽人祖”庙额以褒扬之。唐末五代之季,中原扰攘不安,而闽国已30年不知兵,国泰民安,史称王审知“开闽第一”
卜居同安
王审知第四子王延政(二世),字表正,初继延禀(王审知的养子),为建州刺史,后自立为富沙王。后晋开运元年(944年)袭国号闽。延政长子继成(三世),南唐徙为道州刺史,生子宗让(四世)。宗让,字希逊,官至武毅大夫,池州团练使,次子埭(五世),初居泉州排铺,后迁同安。六世谦隐,字万宁,埭之长子,娶刘氏,合葬同安后房地。
传至十三世履津,南宋端平年间(1234~1236年)赘同安苧溪桥(今属集美区),生子西畴,迁居龙头山,家运遂兴。生子五:长子子长,次子子和,三子子环,四子子发,五子子纶。子长居珩山(今属集美区),为珩山开基祖。子和居“里之后店慈济宫”。子环仍居苎溪。子发赘石浔黄氏,时逢元末乱世,遂居之,成为石浔王氏开基祖。子纶徙居长泰坂尾。
晋江珩敦、福州、福清、江西王氏在明清时期也有分珩同安者。
同安王氏派系
(一)开闽王氏
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太祖下令嶝民迁移南同二邑,王庭携眷入迁大陆珩厝定居,繁衍为珩厝西王一族。其后裔再衍播大嶝镇后店,新店镇莲河和南安官桥黄山村王氏。
新店镇珩厝西王昭穆:肇成福明宗,元仲兴进举;文士状登天,山高国以廷。后从七世起改用七言诗一首:忠诚华国世文明,诗礼传家祖德兴;万代扬芳渊泽远,箕裘克绍庆昌荣。
新店镇莲河王氏由珩厝西王始祖王庭第五子肇智开基,大嶝镇东埕村后店、阳塘村王氏(从南安深坑分珩),以上村社王氏均用上述七言诗作昭穆。大嶝后店王氏从本社五世另外起用昭穆:天民南京居,存尚土才锡,显世来君崇,侯伯卿子男,仰承为可得。
开闽派系十四世际隆,居于福州南台。际隆生四子:长右泰,次右丰,三右丞,四右辅。右泰生于元朝中叶,进士出身,官拜兵部郎中。1368年明军灭元之际,右泰为元尽节,右丰携右泰3个幼子避祸,遂弃南台,先奔晋江仓头,再徙同安积善里白礁。白礁下巷系右泰三子正本、正始、正翕所传,右丰传上巷。右丞居同安马銮(今属杏林区)。右辅居漳浦横口。右丰上巷派再分衍内厝镇美山、马巷街大宫口王氏。
白礁王氏立庙号世响堂,自立昭穆:右正伯方肇,元宗伟继天:子祺行仕志,臣愿学良贤。后又续40字:礼义家为本,智仁世可传;存诚能取信,裕后并光前;德大勋弥溥,才高业益蕃;千年承缵绪,万代绍渊源。
同安銮美社(今杏林区马銮)王氏昭穆:右汝均希德,士农宜两怀:正祈先世祐,后再永康宁;礼义家为本,智仁志可传;存心能取信,学古在书贤。
同安灌口乡銮巷(今属杏林区)王氏昭穆:右汝君希德,士良宜养怀;正祈先世祐,后载永康宁;传家惟积善,华国尚通经;祖泽源流远,大赉子孙兴。
内厝镇美山村王氏(一部分)昭穆:光宗伟继天,子祺行仕志,臣愿学良贤,仁义礼智信。
新民镇西湖村山坪王氏先祖也来自福州,内厝镇莲前村王氏再由山坪分衍,昭穆:同乐扶国家,惟以多荣门;应世原有本,立心宜自存。又续:良美德和兴,永吉百年成;英明传四海,添福万家声。
以上村社分堂号均为开闽。
(二)槐庭王氏
王祜,字景叔。河南大名府莘县人。宋初知潞州,寻代符彦卿镇大名,以全家百口生命担保彦卿无罪。世谓祜有阴德。王祜致仕后手植三槐于庭,曰“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。”后次子旦位宰相,相真宗于景德祥符之间。太宗谓王祜文章清节兼著,特拜兵部侍郎。天下谓之三槐(槐庭)王氏。
新店镇欧厝王氏系王延政派系后裔王蒲三分派,南宋末年居同安翔风里十三都林前乡(今属欧厝一个自然村),娶洪氏生二子:长子大舍,名思燕,仍居林前:次子二舍,名思翼,入赘欧厝欧氏,生二子,分作前分、后分两房头。欧姓后来举族迁金门开基金门欧厝。欧厝王氏至清初遭迁界之祸,离散死亡者不计其数,十无一二回乡,有的远迁至江南省安庆府桐城县西南街柴市(今属安徽省)。至施琅收复台湾后,二房二柱俱往台湾居住。康熙丁未年,欧厝王氏始编昭穆:源根耀坦铨,清松煇坊锐:津植焕培锟,浩梁灿垲铭。其开基祖王思翼墓位于村前,保存完好。
新店镇珩厝东王一派基祖王仁斋,系闽王宗兄弟王审义之后裔。于南宋孝宗年间(1163~1189年)由晋江迁入同安东海隅白石行(今珩厝),东王三房下厅派分衍肖垅(一部分)、吕塘中保和内厝镇小路边王氏,东王四房九世王润生(生于1460年)也迁居肖垅。五房王尚楼下派分居同安城内大老衙后(今同安宾馆后)。昭穆自明末清初的十四世起用:开国承家,绍闻衣德,永建丕基,贻谋燕翼。
欧厝和珩厝东王派分堂号槐庭。
(三)浯江王系
闽王十八世孙王弘治,原居福清文藤山,系十四世王西畴玄孙,向习儒书,兼通武略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,奉母命代舅从军,领兵入浯,于是落籍金门,居于七星街,为浯江王氏开基祖。明初,由浯江分衍南门内、西湖塘。四传至王月楼,播迁厦门。六传至王汉胤,字恢一,康熙年间海氛平定后移居同安西门外松柏林街。十传至王世贤,裔孙播衍县城米市角、王大庭内,米市角再分衍西柯镇八卦王氏。
同安城内王氏昭穆;子发公廷,允仕继述,汉周道大,德崇业经,奇济世畏,丕振家声,温良恭俭让,仁义礼智信。
大同镇米市角、王大庭内王氏昭穆:良世肇启佑,文可为邦光;松柏千年茂,芝兰可代芳;固始本木秀,福清源水通;金门基业建,同厦衍派宏。
洪塘镇石浔村王氏,系十四世王西畴之四子王子发娶石浔黄氏,时逢元末乱世,遂居之,为石浔王氏开基祖。至明清两代,浯江派系再徙居石浔融合,所以成为浯江派系之一。昭穆:子廷允仕继,述汉周道大,德崇业经奇,光辉照和泰。
以上角落、村社王氏分堂号均为语江。
新民镇西湖塘王氏自立堂号南亭,昭穆(从十一世起):鸣伯应先令,衣冠奕(礻冀/合体字)亨,贤能欣踵起,简策焕薇声。也写作伯国应先令,依冠奕记清,贤能欢将起,科甲自联登。
(四)珩山王氏
大同镇松柏林街自清康熙年间浯江派六世王汉胤(字恢一)卜居后,汉胤的第三子乳名酉官,号灾郎,仍居松柏林街,其后裔与珩山派融合,并衍双溪街王氏。昭穆:太原一本,姓卜三槐万春;魁名永耀,文章华国重新;精忠笃孝,尔其克家敦伦。
内厝镇赵冈王氏系晋江珩敦于元仁宗延祐元年(1314年)九户王氏在同安马巷之东创建九社:珩塘、东塘、塘边、田仔下、加里人、后人坵、蔡厝寮、后宅垅、埔中央,总社名珩塘。明末某年除夕夜,珩塘农民抗税遭剿,林氏姬娘身怀六甲,藏匿于大缸而免遭杀身之祸,后来生男右泰,讳盛,字显朝,为复兴祖,遂改里名“逃缸”,后雅化为赵冈。祖祠中堂楹联“元九户经建九社螽斯衍庆一代春秋,祖林姬重创家园功勋业绩垂馨千纪”反映了这个史实,至四世名袭,字守爵,传五男分五房,长房衍内厝镇木厝、尾山一部分,美仙湖一部分及马巷镇溪上王氏。昭穆:守国廷服,尔其受命于天;绍武克恢,宏乃显襄世宙。又续:钟灵毓秀,兰桂芬芳;蔚起贤才,为邦族光。
同安珩山(今属集美区)开基祖王子长系闽王十五世孙。昭穆:亥西子廷,允仕良立;弘朋敬时,日卿侯伯;君臣喜起,赓歌拜颺;旅常竹帛,勋业昭彰;天祐厥后,俾尔炽昌;灵钟秀毓,兰桂芬芳;簪缨世守,为邦国光。
以上街、村王氏分堂号为珩山。
(五)金门王氏
金门为同安县属地,至民国3年,析同安翔风浯里为金门县。同安、金门居民自古互迁,同安浯江王氏派系即迁自金门,故将金门各地王氏昭穆列出如下:
金门珠浦王氏昭穆:朝质君臣恢允若,武维光裕振家声;聿修厥德千年远,开展乃基万古亨。
金门城王氏昭穆:年孙敦孝敬,奕世伟公卿。又一支派与同安大同镇米市角、王大庭内王氏的昭穆相同:良世肇启佑,文可为邦光;松柏千年茂,芝兰百代芳。读谱:固始本木秀,福清源水通;金门基业建,同厦衍派宏。
金门中兰乡、山后乡王氏昭穆:国泰民安,家和事成。又一支派:年孙敦孝敬,奕世伟公卿。
金门东沙乡王氏昭穆:肇始姬祖,溯源成周;太原启宇,世建鸿猷:光乃前绪,茂尔先畴,载昌永炽,善绍家谟。
石王氏还分布在新店镇后头、刘五店、肖厝、程前、前边、东头、陈塘,五显镇五显、下许、山头、庄上、赵厝,西柯镇后占、埭头,汀溪镇铺里、圭母岫、汤里、弯坑,新民镇九栈林,莲花镇王厝、云标、庵仔下,新圩镇村内、新圩。以上这些小村的王氏昭穆已失传。
据1987年人口普查,同安王姓人口17307人,居全县各姓氏人口数排列第九位。
同安王姓在宋元明清有进士8名(宋、元各1,明3,清武进士3),举人39名(明12,清15,明武举人2,清武举人10)。同安王氏乡贤如宋绍定二年进士王南一,以国子博士知漳州。元至正进士王三锡,积善里郭山人,官按察佥事。明嘉靖壬午举人王佐,字子才,珩厝人(祖籍大嶝院兜),选任睢州知州,平决水患,睢人于河滨建回龙庙生祠祀之。擢广东高州同知,办盐课税赋一尘不染。迁南户部员外郎,以持议忤大司农,出为两淮运司,两袖清风致仕。万历癸未进士王道显,官至湖广按察使。王天贵,刘五店人,素有胆力,尤精水师,清康熙间以平岳及台澎功,加左都督,补千总,官至川沙参将。
本文摘录于:政协厦门市同安区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
编著的《同安文史资料——同安姓氏专辑》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