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更新

湖里掌故之122 陈厚泽与寨上“大夫第”

陈厚泽(1869-1929),禾山寨上人,字濂澄,号清泉。三岁失父,家境贫寒,早岁曾入私塾,无奈家贫辍学。为此,他时常自勉,于繁忙劳作之余,刻苦自学,涉猎经史与古文辞,先儒格言,更熟记于心。为生计,年仅十四岁即背井离乡,南渡菲律宾习商谋生。

湖里掌故之119 叶朝君和侯卿农牧公司

叶朝君,又名兆君、朝根,清同治十年(1871年)出生于嘉禾里侯卿(后坑)。年幼丧父,稍大,就读于乡塾,因家境贫寒辍学。清光绪十四年(1888年),17岁的叶朝君到菲律宾吕宋岛树殊银谋生,受雇于当地一家华侨店铺。

湖里掌故之118 孙有泰和他的“有泰别墅”

孙有泰(1866~1934),厦门禾山五通泥金人。少时在家乡读过私塾。清光绪八年(1882年),16岁的孙有泰到菲律宾马尼拉谋生。他从学徒做起,而后致力于橡胶种植和渔业,同时进行多种经营,开办碾米厂、剧场、百货店、食杂店等,从而积累了丰厚的财产,成为富商。

湖里掌故之117 廖成力与枋湖万石楼

廖成力(?~1928年)又名廖成叻、廖成功。出生于安溪官桥上苑的一个贫困人家,小时被禾山枋湖的廖根阵抱养为子,在廖家排行第三。成年后,廖成力赴菲律宾谋生,后来在宿务开设橡胶园和贸易公司,经营得法,遂成富商。

湖里掌故之116 杨肇根与民光织造厂

由于杨肇根天资聪颖,又能吃苦又善于学习,在商场上游刃有余,把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,盈余有加,兄弟们都很放心。到了1924年,杨联兴公司在马尼拉杀捞杀大街建筑了新的大厦,事业蒸蒸日上。

湖里掌故之115 陈伯甫与殿前小学

陈伯甫(1900~1992年)殿前人,旅缅华侨,他的一生有许多成功的角色:教师、实业家、医生、侨领。陈伯甫的祖父、父亲都在南洋经商。民国10年(1921年)陈伯甫赴新加坡, 在华商银行任职,工余就读于南洋工商补习学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