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更新

古代金门同安之移民互迁

金门古称浯洲、仙洲、西江,原为海中荒岛。晋末“永嘉之乱”,中原六姓(苏陈吴蔡吕颜)避居岛上,始有人烟。

从《佛岭叶氏族谱》看同安先民渡台

同安占地缘及行政之先,明后期即有先民移居澎湖,据林嘉书《明清时代同安县向台湾移民史略》一文统计,明万历至永历间即有13姓41宗支入垦澎湖,后再东入台湾,其中无同安叶姓。

闽台陈姓考

陈姓是闽台的第一大姓。两岸陈姓颇有渊源,同祖同根。现就其中两支——阳翟陈、陈井陈的来历做一考证。

莫问主人便知姓

早时的民居建筑,尤其是闽南的宫式大厝,大门上往往嵌有一方辉绿岩石雕匾额,请书法名家题镌,“××传芳”或“××衍派”字样,这就是房屋主人姓氏的“郡号”或“堂号”,一般莫问便知其姓(屋主易姓则另当别论)。

祠堂楹联漫话

对联也叫楹联、楹帖、对子,是中国汉字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,五代蜀主孟昶书写于桃符“新年纳余庆,佳节号长春”的联语,据说是中国对联之始。

民间谱牒中的“世派歌”

中国的谱牒文化,肇自周代。福建的家庭组织基本上是西晋“永嘉之乱”(307-313年)以后大批中原汉人南徙所形成,因而福建直到唐代才有修纂私家族谱的风气。“世派歌”具有与诗歌相同的特点,如格式整齐,字数相等,平仄押韵,分行排列等,这样便于记忆和流传。但一首诗中所用的字不能重复,以免产生辈序混乱。

同安各姓氏的源流郡号昭穆概说

最早出现的姓氏,俱以所居之地为姓。如黄帝所居为姬水则姓姬,帝舜所居为妫水则姓妫。后人口越繁,有些子孙则以封地为姓、有的以职业为姓、有的以所居方位为姓、有的以辈份为姓、还有皇帝赐姓等。

谱牒浅议

中国谱牒,始于周。周室曾设小史之官,专司“奠系世,辨昭穆”,即掌管世系谱牒文献。

中华民族的祖先炎黄二帝

中国人爱说自己是炎黄子孙,即是说,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。黄帝和炎帝均为4500多年前陕西一带的部落首领。黄帝部落居于陕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