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更新

湖里原乡之23 穆厝

穆厝旧称目厝,道光《厦门志》有“东埭港,在城北,近目厝社”的记载。目厝的来历已无从考。穆厝是目厝的雅化,至今本地还是叫目厝(mak chu)。

湖里原乡之22 浦东

浦东是五通一个很小的村子,却有着和上海的开发新区一样、全中国人民都知道的响亮名字——浦东。

湖里原乡之21 西潘

西潘吴姓与穆厝同宗,所以历史上一直和穆厝一道,在民国分别属后西保、湖边保,解放初属五通乡后属枋湖乡、枋湖大队。后来又因为地理关系,1964年后才划归后坑大队,分5、6二个生产队。

湖里原乡之20 田中央

金林社区的田中央社也许是不为太多的人所熟知的小村落。旧时的田中央,南和后门社相连,西侧是西村社,东侧是昭塘社,东北隔着浦东埭和浦东社呼应,北面隔着一大片埭和坂尾社相望。古时尚未这一片还没围埭之前,钟宅湾的海岸深入到这里,海水浸淫到离田中央社的边上。

湖里原乡之19 薛厝

据说,薛厝是庵兜的薛姓先来开发的,故取名薛厝。后来薛厝遭遇瘟疫,薛姓四处迁徙;另一说是薛厝人听信风水先生的断言,此处是“畚箕穴”,聚不了财,薛姓人一走了之。薛姓的外甥来自于祥店的黄姓前来落户繁衍,于是,薛厝为黄姓所聚居,后来并无姓薛人家。

湖里原乡之18 马厝

马厝在虎仔山北侧的山脚下。社靠莲花山、虎仔山,依山而筑,民居大多坐东面西。马厝是厦门岛内唯一的马姓聚居的村落,有马姓宗祠扶风堂,内中的《重建碑记》认为:“始祖应于宋朝年间迁居同邑嘉禾里二十一都二图(即今马厝社)”。

湖里原乡之17 崙后

崙后位于钟宅湾口的东岸,东接霞边,西和坂美几乎相连,北临海,南侧则是浦东。

湖里原乡之16 东渡

东渡在狐尾山西麓,近厦岛西海岸,宋元明三代均设官渡,与西向的嵩屿对渡,因位于嵩屿之东故名东渡。

湖里原乡之15 墩上

烟墩山西向埔地称为烟墩埔,墩上社因烟墩而名。岭下社位于烟敦山之西南,山岭之下,故名岭下。

湖里原乡之14 忠仑

忠仑在清代属二十一都福相保,民初属福相保,光复后属蔡塘保,解放后曾属后坑乡、后坑大队。1958年8月成立忠仑苗圃,划归市园林局,农民摇身变为职工,令人羡慕不已。时光过去半个多世纪,如今,忠仑是湖里区最新设立的一个社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