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里原乡之13 古塘垅 古塘垅在本地发音类似“许塘人”,但社中并没有姓许的,所以又有“苦塘垅”之说,民谚有“苦塘垅,有够苦,作瘦田,娶无某。”古塘垅比起“尾垅(马垅)”还要偏远,交通不便,田园狭迫,日子的艰辛,可想而知,古塘垅便是“苦塘垅”的雅化。 地名历史 2022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16 阅读
湖里原乡之12 西林 西林社很小,没有几间房屋,合作化时和林边社合成一个生产队,同属高林大队第13队,一直延续到今天是金林社区的一个居民小组。 地名历史 2022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04 阅读
湖里原乡之11 中埔 清代,殿前的陈姓两兄弟来此耕作,中埔逐渐发展成为村落,原本分有中井、大六柱、小六柱、鸡母宅、七房仔等角落。中埔在日寇强拆“后莲14社”修建飞机场,才有周姓、严姓从竹子林社迁入。《厦门地名志》称其1980年才改称中埔,其实,中埔拱极宫前的“中埔堡”石匾,至少说明清末或民国初年之前就已经叫中埔了。 地名历史 2022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70 阅读
湖里原乡之10 浦园 浦园是厦门岛最早开发的村落之一。唐建宗二年(781年)陈僖家族从五通登上时称新城的厦门岛,后来就到浦园定居,称浦源,坐东面西,依埔坡而建。道光《厦门志》中,浦园记为“圃源”。 地名历史 2022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75 阅读
湖里原乡之9 高林 高林社旧时濒临钟宅湾。据说高姓最早开发了高林这片土地。南宋景定年间,店里社林姓入赘开基于此,传五子,繁衍成五支房林姓聚居的大社,故名高林。 地名历史 2022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53 阅读
湖里原乡之8 岭下 岭下叶姓聚居。 叶姓先祖世居同安佛子岗岭下,号“佛岭衍派”,是当地的望族,有“郡马府”闻名闽南。明洪武年间,叶氏后裔“隨业卜居嘉禾山小岭下”迁入嘉禾里,取名岭下,以示不忘祖地。20年前,岭下开基祖灵迁回同安祖籍地安葬,也算是“叶”落归根。 地名历史 2022年09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1986 阅读
湖里原乡之6 梧桐 梧桐社位于枋湖社东南,今湖里区政府大楼西北。梧桐这个美丽的名字据说起源于村子原位于吴姓池塘边上,因而称为吴塘,谐音美称为梧桐。至今在当地的发音还是wodeng。又一说社名起源于刘氏五个兄弟来此地开发,取“五肠”之名,寓意五个兄弟谨记祖训,团结和睦。 地名历史 2022年09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2350 阅读
湖里原乡之4 霞边 五通社区的霞边社,背靠后壁沟山(澳头山),村社处于其山下,而得名“下边”,道光《厦门志》又称为“下柄”,这地道的读音“ei bi”一直延续的今天。霞边是下边的雅称。 地名历史 2022年09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2338 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