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合计约487字,如有缺失、纰漏,敬请留言告知:


崇祯《海澄县志》

亲兵之名,澄古未有也。比来海寇充斥,邑令余公应桂虑捍御单薄,欲议增兵,苦于乏饷,乃编募阜快二百余名,以备缓急之用。梁公兆阳继之,立格选取其膂力精强者留之,不中格者去之。仍择游营中武艺杰出者为之教师,随其所习,务令精熟。每十人为一队,择徭编正役一名为长,各队共择二名为哨官以统之。旗帜、衣甲等于师中,名曰亲兵。本县亲自验试,俾有成就。


康熙《海澄县志》

比来海寇充斥,邑令余公应桂虑捍御单薄,乃编募皂快二百余名,以备缓急之用。梁公兆阳继之,立格选取其膂力精强者留之,不中格者去之。仍择游营中武艺杰出者为之教师,随其所习,务令精熟。每十人为一队,择徭编正役一名为长,各队共择二名为哨官以统之。旗帜衣甲等于师中,名曰亲兵。


乾隆《海澄县志》

明季海寇充斥,邑令余公应桂虑捍御单薄,乃编募皂快二百余名,以备缓急之用。梁公兆阳继之,立格选取其膂力精强者留之,不中格者去之。仍择游营中武艺杰出者为之教师,随其所习,务令精熟。每十人为一队,择徭编正役一名为长,各队共择二名为哨官以统之。旗帜衣甲等于师中,名曰亲兵。今废。


注曰:明末,海寇、红毛频发,为保县城、县官无虞,特募亲兵自卫。

END

本文内容由:蔡少谦  提供


点赞(0)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相关信息

圭海四记丨元至正间,陈友定横扫海沧|二四八记

元至正末年,日薄西山的元王朝无暇南顾,盘踞在东南一隅的福建路各方势力,便纷纷登场,互相攻伐。最终,闽北的陈友定、闽南的罗良,笑到了最后。可是,二人因在效忠元朝的方式和路线方面存在严重分歧,一场血拼在所难免......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