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合计约1,812字,如有缺失、纰漏,敬请留言告知:


古者国必有版图,以稽户口。故成周设司民专官,以登万民之数。自生齿以上皆登于版,每岁孟冬,司寇献其书,王亲拜受,以图国用,非徒欲周知民数也。近者五洲通市,列邦之编查户口,尤为详悉。内而政府,外而郡县,咸有丁户清册,每岁一校修。无论都邑、城乡,土著、侨寄,凡一户一丁,靡不备著,并兼详其年貌、事业,警察又以时查阅之,故盗贼不敢发,而逋逃无所容。官有所捕,按册以稽,无不得者。政治整肃,实由于此。同邑幅员辽阔,户口岁增。宋元以前,文残献缺,固无足论。迨有明嘉靖,丁税差役,有增无损。晋、南、惠、德犹得蠲除,独本邑则里书弄弊,户税皆增。清雍正间,更并丁税、地税为一,官吏尤视户册为不急之务,册籍之不足征信,由来久矣。究之户口之息耗,与政事之治乱相关。而徭役定赋、养老兴学、缉盗、征敛、印税诸大端,咸寄于是,则户册尤邑乘之要端也。因志户口,而以耆寿附焉。(民国《同安县志》卷九·户口)


海澄县属

同安县属

注曰:由明入清,受播迁及战乱影响,海澄、同安两县人口均出现断崖式减少,后经康乾休养,人口仍未达到万历时水平。另,雍正摊丁入亩后,户口仅记录赋役人口,实际口数大多不详。


END

本文内容由:蔡少谦  提供

点赞(0)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相关信息

圭海四记丨元至正间,陈友定横扫海沧|二四八记

元至正末年,日薄西山的元王朝无暇南顾,盘踞在东南一隅的福建路各方势力,便纷纷登场,互相攻伐。最终,闽北的陈友定、闽南的罗良,笑到了最后。可是,二人因在效忠元朝的方式和路线方面存在严重分歧,一场血拼在所难免......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