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园宫,位于厦门市集美区杏滨街道锦园社区锦北路58-1号。建于清乾隆乙未年(1775年),清嘉庆九年(1804年)重修,上世纪90年代重修。
建筑在九天湖西南岸边平原地带,距九天湖约50米,九天湖原是杏林湾的一部分,后因路政建设,围海而成,并被分割成水塘。地势较平坦。社区内有少量龙眼树和芒果树。土壤多为砂质黄土。
建筑坐东南朝西北,前、后两殿,中为天井及两侧廊庑,闽南传统砖木石结构建筑,总面宽9米,通进深18米,前有石埕。前殿面阔3间9米,进深3柱,抬梁减中柱,前为横向檐廊,平开三门,门上悬乾隆乙未年(1775年)“锦园宫”木匾,三段式翘脊;后殿为敞厅,面阔3间,进深5柱共10米,抬梁减中柱,山墙搁檩,厅内神龛供奉观音菩萨,龛上悬“观音堂”匾。建筑中保存大量原有石构房基、墙裙、墙堵及木构梁柱等,并有多对楹联石柱,多有落款“嘉庆甲子年(1804年)”,后殿保留1对嘉庆九年(1804年)石雕龙柱。
以上文字引自现场文物公示牌
本文图片由:柯家安 提供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