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沧街道 海沧社区 朝源宫 朝源宫位于海沧社区大街129号,始建于清朝,主祀朱府王爷,右祀注生娘娘,左祀福德正神,2006年重修水泥埕,2016年重置佛龛及修缮水泥埕、种树。 宫庙通览 2023年08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742 阅读
走向海洋之「一路向海」‖《钟山水美宫志》卷二·第二节 环绕着钟山居民区的外层,是充分印证钟山曾是海上半岛的“埭”。元代中期,钟山和石塘之间还是宽阔的钟林港,其间的林厝、铁赤后、马内坑、石塘等社仅挨着海岸分布,埭岸也基本与山麓边沿齐平。 祖地文化 2023年08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610 阅读
走向海洋之「乐土钟山」‖《钟山水美宫志》卷二·第一节 钟林社在参与宋代海沧经济文化共荣发展过程中,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普遍海沧的一员。特别是在那个医学还不甚发达的年代,人们为了更好地在山海之交生存,除了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外,也强化了信仰的力量。 祖地文化 2023年08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728 阅读
海沧区 嵩屿街道 钟山社 蔡氏家庙 位于钟山559号,俗称“穀诒堂”,始建年代不详,清光绪八年(1882)、民国十八年(1929)曾重修,2001年再次重修。 宗祠全览 2023年08月18日 2 点赞 0 评论 1445 阅读
寻古钟林之「古道烟村」‖《钟山水美宫志》卷一·第三节 从青铜时代到唐代相当长的时期内,海沧和钟山能给我们展示的历史是极其匮乏的,我们只能从零散的国史、方志乃至传说中将之略作整理。 祖地文化 2023年08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652 阅读
寻古钟林之「远古人类」‖《钟山水美宫志》卷一·第二节 福建地区最早的人类并非我们今日所认知的“衣冠南渡”群体,而是更久远之前的福建土著,即百越、畲疍中的一支或多支。从目前考古资料看,年代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位于闽江上游的三明万寿岩遗址,距今约20万年。 祖地文化 2023年08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817 阅读
寻古钟林之「沧海桑田」‖《钟山水美宫志》卷一·第一节 海沧半岛,在不同的时期幅员有所区别。在陆进海退及土地大开发后的今天,海沧半岛南界九龙江三角洲的北端,大致相当于青礁和白礁的分界线,北界过芸溪三角洲的南端,以祥露与新垵的分界为限,该区域自宋代以来便有严格的区划分属,半岛近海区域属漳州界,近陆区域属泉州界。 祖地文化 2023年08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693 阅读
《钟山水美宫志》原序:关于送王船与代天巡狩 闽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与特殊性,主要表现在语言、人文性格和信仰三方面,如果说闽南语是闽南人有别于其他汉族民系的直接证据,那么信仰便是塑造闽南人人文特质的关键要素。 祖地文化 2023年08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701 阅读
《钟山水美宫志》首发“自序”:为送王船代言 印象中,在闽南但凡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庵庙必定会有属于自己的宫志,亦或者简化的宣传资料,再不济也会有些许碑记记录着过去的点点滴滴。然而在我想要走进水美宫,了解更多她的过往时,这一切却是空白的,我一度以为从小便深深烙印在我心里的关于王爷公的种种神迹,只是我近乡情怯的自我认同,她似乎只存在于我们小小的村子里。然而,随着认知的提升及涉猎范围的扩大,水美宫又展现出跨越地域的强大影响力,那份为之歌颂的责任心又开始在我的内心酝酿了。 祖地文化 2023年08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588 阅读